在「間」之中,觀看才開始 在日語中,「間」(ま MA) 是一個難以翻譯卻極富意蘊的詞彙。它可以是空間的「間隔」、時間的「瞬間」、人際之間的「關係」、情感上的「距離」,也是一種靜止中的流動、未說之語中的留白。在東方哲學裡,「間」不只是空無,它是一種充滿可能與轉化的狀態——是萬象尚未被定義之前的曖昧與潛能。
本展《間》,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,集結三位日本藝術家——安田知司、栗棟美里與大崎のぶゆき。他們的作品並不追求再現視覺真實,而是在時間與知覺、影像與記憶之間,打開「觀看」的縫隙。他們各自以不同的方式,使觀看延遲、錯置或失焦,邀請觀者進入「間」的領域:一個不被語言與圖像完全佔據的所在,一個唯有親身凝視與想像方能抵達的地方。
安田知司以像素化的圖像重構出「可見性」的不穩。他的作品在解構與重組之間創造出一種視覺上的遲疑與錯覺,觀者需在遠觀與近視之間遊移,才能逐步拼湊出影像的輪廓。然而這種拼湊永遠不完整,彷彿圖像自身也在抗拒被理解。這種不穩定的觀看過程,正是「間」的體現:圖像與意義之間的張力,成為觀看經驗的主體。
栗棟美里的創作則喚起人們對記憶與影像殘留的感知。她使用光柵鏡片構築出動態影像,使得作品在不同視角下產生位移與消融。如同記憶總是斷裂、曖昧、無法被精確回溯,她的作品無法被一次性地觀看或捕捉。觀者與作品之間存在著一種「時間差」,在移動與凝視之間形成詩性的延遲,而這種不穩定的觀看節奏,即是「間」所帶來的知覺深度。
大崎のぶゆき的創作最貼近「間」的靜謐。他將視覺元素化為幾近消散的痕跡,在畫面中留下大量的空白與模糊。這些影像彷彿正逐漸從現實中退場,只留下記憶的殘影。他不描繪事物,而是描繪事物「不在」的狀態。那不是結束,而是一種未竟,是存在與虛無之間的「間態」。觀者在這樣的空白中反而更能直面內在的感受與投射。
在這場展覽中,「觀看」不再是一種確定,而是一次延後的觸摸;是一場緩慢的浮現與對未知的等待。如同日文「間」所蘊含的精神——它不是空白,而是承載意義的空間;不是靜止,而是潛藏運動的片刻。
《間》是一場關於時間、知覺與觀看之間微妙關係的探索。當我們願意放慢腳步,進入藝術家們創造的「間」,我們將不再只是觀看畫面,而是觀看「觀看」本身——那是一場與自己知覺深處相遇的練習。